安諾瑪瑞大陸各組織與名稱解釋十四位主角設定其它主要角色設定以下世界觀設定,來自官方網站
星星和世界
泰西斯Tecith [地名,行星] 存在於宇宙某處的異次元銀河系第3太陽系的第3個行星。它有兩個叫蔚藍(Veilace, α)和塞伊那(Sienna, β)的衛星。它的公轉週期是365天,自轉週期是1天。行星的公轉以太陽為中心,橢圓形軌跡運動。因此根據太陽和行星的距離會有4季的變化而且還發散出叫脈搏模式(Patternize Pulse)的特有的地磁氣。
泰西斯星球表面以薄的大氣層包圍,具有生命體生存的基本環境,在北半球和南半球上以4個大陸為中心散落著大大小小的群島。
蔚藍 Veilace [地名,第一星球] 蔚藍是圍繞泰西斯周圍自轉的2個衛星中的一個,離泰西斯最近的天體,從東邊升起西邊落。它的大小是第2衛星塞伊那的1。8倍,公轉週期與自轉週期都是 26。451天,朔望週期是28天。包括現在阿邁德大陸(ARMIDE)通用的裡萬曆,大部分曆法全是以蔚藍的朔望月為基礎的。
一般被譽為第一月亮的蔚藍代表[單數],同時也代表男性,因此以「他」來命名。在銀色周圍帶有青色光芒的蔚藍在占星學中與傳說中的奇蹟治癒師萊斯同時出現,因此又叫治癒之衛星,受蔚藍氣運的水和藥草會有特有的治癒效果。
塞伊那 Sienna [地名,第二星球] 公轉週期和自轉週期各為11.97天,朔望週期為13日. 塞伊那和蔚藍一年有一次月重複的現象,在裡萬曆中把這天定義為0月0日,即不存在的日子。
實際上這一天是一般的曆法計算和一切公開記錄上被除外的唯一日子。相反的,有些魔法師使用的非正規的咒太靈歷與裡萬曆不同,把塞伊那的朔望定為基本週期,而且認為被詛咒的0月0日稱為象徵「魔法的破壞」,堂堂正正的定為28月的最後一天(太靈歷與裡萬曆不同,太靈歷一年為28個月)。
被稱為「紅眼珠」的第二個衛星塞伊那,從它的稱呼上能看出來它象徵「雙數」的同時被認為女性化傾向的月,用代詞時也被稱為「她」。纏繞著紅光,帶著金光的此衛星與傳說中的女檢查官一視同仁,被認為是力量和破壞的象徵,受到塞伊那力量的武器和防具上富有特殊力量。
阿邁德大陸
德雷克斯山脈Drakens Mts. [地名,山脈] 德雷克斯山脈是一個把阿邁德大陸分為東、西兩塊的巨大而險峻的山脈。它阻擋從大陸東邊凱利斯沙漠吹來的激烈風沙,減少了西部地區沙漠化的速度。山脈的長度長,分布在大片的地區,因此每座山的高度和形狀都有相當的差異,這些山脈的平均海拔是4000m左右(大陸南部由約1000m的山脈群一直連接到大陸北部海拔8000m以上的高山群)。
德雷克斯山脈細部設定
德雷克斯山脈根據氣候和高度可分為3部分。位於特阿瓦契斯東邊的南德雷克斯是以比較低的山脈為主有熱帶雨林和闊葉林。中部德雷克斯受到凱利斯沙漠的影響氣候乾燥幾乎沒有植物生長,大部分的山脈相當高因此起著阻擋凱利斯沙漠的作用。而且分布於雷米王國80%以上大陸的北德雷克斯高度非常高,受到寒帶氣候影響積著很多的雪,山脈腳下的植物是以針葉林為主。
帕諾薩山脈Panossare Mts. [地名,山脈] 位於安諾瑪瑞南部的帕諾薩山脈,由於山勢低且緩,又到處充滿著闊葉樹林,因此是一座廣泛生產高級木材而聞名的山脈。另外,也是開採特殊合成礦物的唯一地點。而帕諾薩山脈的西部地區還有一所著名的尼雅-亞弗洛利魔法學校,由於帕諾薩山脈的後面是魔法學校的所在地,因此成為了與其他臨近地區隔離的自然屏障,成為禁止普通人進入的地方。
孔雀-綠色山脈Peacock-Green Mts. [地名,山脈] 位於衫斯魯瑞亞國境地帶的孔雀-綠色山脈與德雷克斯山脈一樣都是作為防止沙漠擴張的屏障。但和靠近西部沙漠區不同的是,在遙遠的山脈東部森林中瀰漫著一種神秘的濃霧,這裡的森林與森林裡的精靈牽引出各式各樣世代相傳的傳說。這些傳說的相關事實和事件所結合成的部分歷史,成為歷史學者們注意的焦點。從魔法革命後發展出許多新的交通工具,至今都以開始被普及的運用,交用的便利使橫越山脈對於人們來說不再是難事。因此成為遊客們絡繹不絕的觀光聖地。
巴拉哈山Prabha Mt. [地名,山脈] 阿邁德大陸的最高峰。由於魔法革命的革新使得科技技術突飛猛進,也幫助對於渴望征服巴拉哈山山頂的人,成為最恰當不過的挑戰。所以這座山又被稱作為「惡魔山」,原因是巴拉哈山是以險峻的地形和酷寒的天氣被登山者視為最可怕的噩夢。
與大陸其他山脈最不同的是巴拉哈山擁有陡峭的山勢,因此沒有高強的魔法是不可能接近這座山。巴拉哈山常年籠罩在冰雪之下,儘管每年有很多的冒險者使盡各種方法挑戰,但還沒有人能夠攻頂成功。
傳說在巴拉哈山的山頂存在著稀少罕見的神鳥比亞努和神獸銀龍,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但是據說這山上的大風雪就是銀龍為了防止人類干擾它的冬眠而設下的巨大風暴,一切都必須等銀龍睡醒之後,這場大風雪才能夠平息下來。
喀利斯沙漠kayless Des. [地名,沙漠] 佔大陸面積5分之1以上的巨大沙漠,被稱作為「
滅亡之地」。位於大陸東的喀利斯沙漠(kayless Des.)分部廣泛,遍及各個國家。由於身處沙漠地區的各國,其國境大多與沙漠地區相連,因此發展出了城市要塞的核心文化。 因為除了被沙漠所圍繞的地區之外,連適合人類生存的綠洲都極為少見,所以沙漠區在政治上的考量可說是毫無價值,因此喀利斯沙漠(kayless Des.)成為大陸上唯一被遺忘的大陸。
自古以來沒有人願意前往被詛咒的惡魔沙漠,直到地理學探險家
萊葛蘭治‧卡爾茲借助魔法革命的力量第一次成功的橫越沙漠。萊葛蘭治‧卡爾茲又以當時的力量在沙漠的中央以巨大的綠洲為中心,向外開發了美拉克三角洲,更制定了保護了古代文明遺蹟存在的戒律。直至現今,依舊成為學者們研究調查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進化的關鍵地。
羅森柏格湖Rosenberg L. [地名,湖泊] 阿邁德大陸(ARMIDE)內最大的內陸湖,散布在大陸西部,為許多河川的發源地。由薩菲亞河和特瑞那河河匯流而成的羅森柏格湖(Rosenberg L.),在西部大陸流經安諾馬王國(Anomarad)和北部的雷米王國(Lemme)。從前有關羅森柏格湖(Rosenberg L.)的精靈傳說也在各地流傳著,像是夏天夜晚的妖精手鐲(Fairy Ring),和沉睡於湖中央的守護神傳說,這些都是盛傳於整個大陸的傳說。
大河流設定
A.
布魯艾特河(Bluette R.) [地名,河流] : 從羅森柏格湖(Rosenberg L.)起源,流入大陸西部的布魯艾特河。流經安諾瑪瑞王國首都卡爾地卡的這條河非常清澈,能聯想起藍寶石,成為澤琳那海的引水源。
B.
特瑞那河(Trane R.) [地名,河流] : 又名為女神的眼淚的河,跟布魯艾特河一樣從羅森柏格湖開始流入大陸北部的雷米王國領海克諾蒂亞海海,把德雷克斯山脈分成北部和中部。這天喝以前是從羅森柏格湖開始的小河,但自從跟羅森柏格湖發源的小河匯合後就成了現在的特瑞那河。雷米王國內把這條河叫成雙胞胎河,意思是這條河有兩個發源地。
C.
艾爾芬塔河(Elphinta R.) [地名,江] : 流經特阿瓦契斯中部的河,分為南艾爾芬塔河和北艾爾芬塔河,在安諾瑪瑞王國附屬國提雅匯成一條,經過提雅南部流入珂拉琉姆海,雖然流速不快但流量很多,因此很少會遇到乾旱。
D.
莫恩河(Moyen R.) [地名,江] : 把衫斯魯瑞亞分為南北的河,為臨近必滅之地凱利斯沙漠的衫斯魯瑞亞提供生命之水的河。有大莫恩河和小莫恩河兩個支流。掌管衫斯魯瑞亞所有神聖儀式的水中神殿所在地,與孔雀-綠色山脈的青綠色一致,綠寶石似的河水給第一次看到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遺忘之島Forgotten Island [地名,島嶼] 位於大陸東北的巨大島嶼,離大陸很遠,因此很少人知道它的存在,只在中途大陸的漁民之間相傳著。但是關於這個島的傳說人們眾說風雲,有的說被詛咒過,有的說藏有很多寶藏。
根據許多探險家們的敘述,遺忘之島(Forgotten Island)四周的海流經常不規則的變化,一年到晚都是狂風大作,詭異多變的暴風雨更是幫助了危險暗礁的隱藏。
因此以普通的航行方式是不可能接近這座島嶼的,而神秘與未知的領域也就成為了遺忘之島(Forgotten Island)的代名詞。
海洋設定
A.
澤琳那海(Zerna Sea) [地名,海] : 大陸西部的深海。因北部的寒流和南部的熱流匯合,有很多種類的魚。
B.
克諾蒂亞海(Crotia Sea) [地名,海] : 大陸東北部的海,在雷米王國人們一般是叫神秘之海而不叫克諾蒂亞海。位於遺忘之島和雷米之間的克諾蒂亞海因風浪大,狂風暴雨不斷所以不可能遠行,直到航海技術非常發達的現在也是只能進行短距離的航海。因為如此航海到遺忘之島一直是不可實現的夢到現在沒有一個人能成功。根據魔法海洋學者的魔力分布測定研究這種異常海流和暴風雨離遺忘之島越近越厲害。發表這個研究報告後學者們認為這種異常現象是因島周圍有著一種魔力在作用。
C.
珂拉琉姆河(Coralium Sea) [地名,海] : 位於大陸南部的海。發散神秘的綠光的海有珊瑚之海的意思。因地理位置好沿岸的港口非常發達,還因美麗的自然環境商業和觀光業非常發達。因為是這樣最近海盜們經常襲擊商船和觀光船,一天也發生好幾次海戰。
安諾瑪瑞王國Anomarad Kingdom
安諾馬瑞王國(Anomarad Kingdom)是幾乎佔了整遍大陸西部平原地帶的巨大王國。
承襲前身泰盧比帝國(TERUNIBI)長久的歷史和傳統。受益於穩定的氣候和豐富的資源,在大陸全境成為最強而有力的的國家,和其他的國家相比,文化水平和技術水平相當先進。特別是通過魔法學者們的精研研究開發的許多新的動力組織和移動方法,使得交通工具迅速發展,於是成為安諾馬瑞王國(Anomarad Kingdom)在整個大陸西部崛起的重要性因素。
是魔法革命的之後所確立的王國,其國家體制依舊和帝國支配前的提制相似,整個國家的結構多半是被分裂的勢力所瓜分而成。
原本是傳統的君主政體國家,在君主政體倒台之後的共和社會,一時成為知識份子革命的根據地,然而在君主政體恢復的情況之下,緊接著就是國王不斷的擴大強而有力的先鋒政治。對應到了現在,延伸出以知識份子呼喊的回歸共和主義派及純貴族組成的君主政體保守派,新近貴族和反駁現在中央集權體制的君主政體改革派,對立的情勢相當激烈。
首都是卡爾地卡。
特萊比佐,札恩,提雅
是在安諾馬瑞王國(Anomarad Kingdom)全盛的時候被正式收服的領地,因多年政治不安而導致國力消弱以至被安諾馬瑞王國(Anomarad Kingdom)吞併了。雖然是殖民領土,但現在基本的國家體系仍然維持被統治前的形態,然而統治各國政府機關的人,是從安諾馬瑞王國(Anomarad Kingdom)派遣的貴族所構成,但安諾馬瑞王國(Anomarad Kingdom)的全部治安武裝都由政府軍擔任,這是和普通的獨立國家不同的地方。
這些殖民國家是泰盧比帝國推翻後長期獨立,因此人們對安諾馬瑞王國的統治非常反感而且有些知識份子為了改變這種局面而準備著。
奧蘭尼公國Orlanne Dukedom
奧蘭尼公國(Orlanne Dukedom)是在安諾馬瑞王國(Anomarad Kingdom)北部的小國家,雖其一部份的土地被安諾馬瑞王國(Anomarad Kingdom)管理,但不同於其他安諾馬瑞王國(Anomarad Kingdom)的殖民領土,因為他是屬於內政上完全獨立的國家。過去,在安諾馬瑞王國對奧蘭尼公國(Orlanne Dukedom)的領土擴張戰爭中,德雷克斯戰役 (Drakens War) 和奧蘭尼公國(Orlanne Dukedom)的首都差點面臨了被攻陷的危機,因而使得這兩國間的關係不是處的很和諧。
和其他的國家相比,奧蘭尼公國(Orlanne Dukedom)不管是文化或是技術發展上,在整個大陸可說是最優越的水準,特別是在實用魔法學方面,雖然在魔法學的應用程度進步了,但在其他技術卻沒有相看齊。就像是最初應用在魔石瞬間移動大門的開發技術雖以落實了,但以這個技術為基礎的「地區保護戒律」,也就是修築區域ABS系統的基礎卻尚未成熟。
奧蘭尼公國(Orlanne Dukedom)原本就是學文之國,並對其他國家的知識、文化採取開放的態度,直到7年前,原本作為繼承人的博納特‧傑弗瑞‧德‧奧蘭尼王子因不明事件而失蹤之後,國家就針對除了雷米王國(Lemme)之外的其他國家,採取強而有力的的封閉政策。 現在的首都為奧雷(Orlie)。
奇瓦契司共和國Travaches
在大陸南方中央貝殼(Seashell)半島大部分國家。
因山脈的影響而使得草原佔國土領地的大部分,而東部的海由於被卡圖那山脈(Katuna Mts.屬於南德雷克斯山脈的一部分)所包圍,而無法發展海洋漁業,而其他產業也因此沒有這樣發達,軍事產業更是如此。
奇瓦契司共和國一直沿用著共和制度,以民選天皇,諸侯和議員們為主的政治勢力紛亂林立,國家內亂和內戰此起彼伏。這種現象正是奇瓦契司共和國力不斷減弱的重要原因。各個黨派分別勾結不同的外國勢力,導致國家的的發展完全停滯不前。
雷米王國 Lemme
是一個以向東北方向擴展的尼姆半島與其周圍的島嶼為中心而建成的海洋國家。
以優越的造船技術和獨特的航行技術而文明。由於陸地大國安諾瑪瑞王國(Anomarad Kingdom)擴大領土的事件不斷發生,因此雷米王國(Lemme)時刻對安諾馬瑞王國(Anomarad Kingdom)保持警戒,縱使最近兩國之間的國境領土紛爭逐漸在減少,但還是持續保持在敵對的狀態。
由於當地險峻的高山和廣大的荒地,使得漁業和家畜飼養、打獵、毛皮買賣等產業非常發達,特別是原野褐煤的開採和高寒地帶經濟農業的培植。雷米王國(Lemme)最大的農業產地是以tleno河為中心,也是各國貿易激烈競爭的重鎮。
首都是位於大陸北部的阿爾提弗。
珊斯魯里王國Sansruria
座立在大陸中央巨大的凱利斯沙漠對面東海岸的國家。
邊境的西邊和南邊有凱利斯沙漠和孔雀-綠色山脈,東邊和北邊被神秘之海圍繞,因這種地理環境與其他國家沒有來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排斥外界的人。
雖然與沙漠靠近,但擁有肥沃的土地因此農業非常發達。他們信仰唯一的神,過著自然的生活。
因地理因素從來沒有被侵略過,但因女巫女王統治的宗教性很強的國家,自從大災難以後發生的奇怪現象國家內部很不穩定。
首都名是跟國名很相似珊斯魯(Sansru),與他們信奉的神同名。
盧格杜蘭司聯邦Rugduruense Union
雷克狄柏聯邦(Lekordable Union)是分散大陸東南部的金盞半島(Marigold Peninsula)、藍寶石灣(Sapphire Gulf)和水珊瑚群島(Aqua Coral Island)的都市的聯邦體。
是由許多分散的都市所集合組成。由於是從各個小都市國家聚集形成的聯邦,所以沒有特定區別聯邦的首都和國家名稱。
聯邦當初被制定時,只不過是數個小都市所組成的國家,而使得聯邦統治難有作為,更難以對抗大領土的國家。
10年前聯邦議會突然發生衝突性的決裂事件,因而廢除了聯邦固定首都制度,而邦首都在各地屬國一年交替一次的結論。
聯邦構成
A.
雷克迪柏公國(Lekordable)[ 國家名稱] :在聯邦內帶最廣泛的土地,因為和北方沙漠比較靠近,所以國土的大部分資源都被風沙和當地的沙漠所覆蓋。因此和其他國家相比較之下,在文化的發展上就顯得比較緩慢,地理的環境造就了遊牧民族的傳統生活,善於遊牧的民族更造就了傭兵制度的發達,雷克狄柏公國於是成為大陸上公認擁有最強傭兵軍團的國家。由於這個傭兵軍團,使得雷克狄柏公國在所有聯邦上可說是勢力強大。雷克狄柏公國的國家制度也與大部分的王國不同,採取國民的立憲制度,但大部分的主要官職由較富有的貴族擔任。雷克狄柏公國國家都市成立的初期,是由單一民族所構成的國家,可能是受到傭兵團制度的影響而成為多種族國家文化,現在這片土地上可說是聚集了各式各樣不同的族群。
B.
杜蘭沙王國(Durnensa Kingdom) [國家名稱] 杜蘭沙王國是沿著金盞花半島和貝殼半島之間的藍寶石灣向西拓展商業的國家。地理的自然環境條件相當優越,加上海上貿易興盛,本來是作為商人船舶出發的國家,現在連同陸地上的商人們也一同努力開拓這新興的商業路線。帕蘇王國在聯邦最著名的傳說就是從前海盜們在貝殼半島逞凶鬥狠的事蹟,可是帕蘇王國對於海盜侵襲「杜蘭沙商人協會」所屬船舶的危害,卻不給予應有的制裁,因此這一帶被稱之為海盜天堂。實際上,部份在杜蘭沙王國(Durnensa Kingdom)的商人們,一方面早已默認了海盜們對商船保護,在另一方面卻對其他國家的商船採取攻襲,為的只是求得自身的利益。因為這個原因,在其他國家中,杜蘭沙王國(DurnensaKingdom):被稱為「缺德商人和海盜們的國家」。
C.
帕爾蘇王國(Palshu Kingdom) [國家名稱] :位於藍寶石灣東部的小國,杜蘭沙支系王室建立的國家,跟杜蘭沙王國有著血緣關係的國家。具有很好的港口,但因國家弱小為了避免海盜的襲擊而設立了公認海盜制度。他們每年給杜蘭沙王國貢品,受保護。因此雖然是聯邦的附屬國但實際上是杜蘭沙王國的附屬國。
D.
盧格芮王國(Rugran Kingdom) [國家名稱] : 位於金盞花半島山腰的小君權政體國家。為聯邦國家中最先崛起的國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藝術是傳統聯邦文化的起源。從雷克狄魯雙聯邦的前身,轉變成為現在的盧格芮王國(Rugran Kingdom)聯邦國家,可能是由於國力衰弱的原因,漸漸地的在聯邦國家之間失去發言權。因而,對於現在的聯邦國家體制存在著許多的不滿。
E.
海肯王國(Haiacan Kingdom) [國家名稱] :金盞花半島的南邊和阿庫亞考勒群島群島全部都是傳統的君權體制國家,到處都是傳統的農業平原及美麗的山嶽、湖泊、島嶼和海灘,自然的天然景緻吸引許多旅客聚集於此;由於允許各國貴族建設專屬別墅的政策成功,以至於和聯邦合併後,海肯王國(Haiacan Kingdom)的地位也與杜蘭沙王國(Durnensa Kingdom)共同名列富裕的國家當中。雖然武力與兵力不多,但是卻隱約有著傳統大陸國家的權利,所以在聯邦內也變的擁有強烈的發言權。不過,政府內部最近有了是否要維持聯邦秩序必要性的問題,引發出很多的異議。